啊,还有这样的故事?
浏览次数:716次 更新时间:2018-08-24
5生死攸关的获奖消息里戈维塔·门楚(RigobertaMenchu,1959—)“因为在尊重土著民族权利基础上争取社会正义和种族文化和解的工作”,获得199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里戈维塔·门楚,从一个卑微的打工仔、一个女佣,为维护南美印第安人的生存权利,免受奴役和残酷的剥削,经过生与死、火与剑的考验,最终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所有八百多名获奖者中,她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她是最年轻的和平奖获得者以外,还找不到一个像里戈维塔这样出生卑微、目不识丁的人。当年与她同时参加和平奖竞选的人,不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就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哪一个不是地位显赫、闻名四海的人物?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年仅33岁的印第安妇女居然拔得头筹。
如果我们知道,她的祖国危地马拉的军政府还使尽了种种阴谋诡计,企图阻挡里戈维塔得奖,那我们就会更加知道她的获奖如何来之不易。
当时危地马拉的总统塞拉诺·埃利亚斯唯恐一个卑微的印第安人获得和平奖,认为那岂不是社会乱了套、国将不国了!因而他利用他的一切权势大造舆论,说像里戈维塔这样一个出身卑微、文化程度很低的印第安妇女,根本没有资格获得这么重大的奖,甚至说如果这个奖给了她,就有损该奖的信誉。危地马拉政府另外推出一位拉迪诺妇女莫利娜·德斯泰赫女士和里戈维塔竞选。莫利娜女士是危地马拉一家慈善机构聋哑人协会的创建人。为了加重她的分量,危地马拉政府还装模作样地给她颁发了一枚“格查尔勋章”。危地马拉各大报纸和媒体还大造声势,企图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施压,并想让民众认为只有拉迪诺人才配得上这一荣誉,而印第安人根本不配。
门楚本人和她的支持者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稳操胜券,虽然各路消息说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非她莫属,但是没有最后宣布谁也不能把话说死。
1992年10月14日,门楚必须从她当时的居住地墨西哥赶到危地马拉,因为15日凌晨4点左右,诺贝尔奖委员会将要宣布获奖人的名字。
如果她真的获奖,她必须15日凌晨在危地马拉首都露面。当门楚途经一些城市时,到处有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迎接她,游行队伍里有人高呼口号向她表示敬意:“有没有诺贝尔奖,我们都一样爱你,门楚!”“没有诺贝尔奖我们照样爱你,玛雅人的女儿!”15日凌晨,门楚和她的竞选班子以及一群记者都折腾了几天,十分劳累,都想抓紧时间睡一小会儿。门楚也倒头睡下,像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一样睡得非常香甜。
4点差12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她和身边的人一下惊醒了。门楚赶忙起来接听电话,是挪威驻墨西哥大使打来的,他兴奋地告诉她:“9分钟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向全世界宣布:授予您——里戈维塔·门楚诺贝尔和平奖!”门楚不放心地问:“这是正式消息吗?”大使笑了:“我是挪威王国驻墨西哥大使,所以由我打电话提前告诉您。”门楚放下电话,一时大脑处于一片空白状态,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旁边的人还以为大事不好,焦急地问:“怎么啦?”“噢,诺贝尔奖是我们的了。”身边的人一下子都哭起来了,是高兴?还是想起了一年多为竞选经历的艰辛、委曲?他们哭得又伤心又欣慰,似乎忘记了许多重要的事情还等着他们去干。幸亏一位神父提醒他们,应该立即去敲钟、放焰火,这是约定的获奖信号。接着,整个城市都响起了爆竹,美丽的焰火烟花也照亮了城市的上空,教堂威严的钟声此起彼伏,响彻全城。天亮后,门楚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记者招待会。激动的她只说了一句话:“生命就是和平,我多么希望我的亲人们能活着和我在一起!我为生命祝福,为实现和平祝福。”1992年12月10日,是挪威首府奥斯陆一年一度向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颁奖的日子。今年这个城市迎来的贵宾是从1901年颁发和平奖以来最年轻的一个获奖者,而且是一位印第安女性。人们怀着尊敬而好奇的心情,注视着这位历经生死磨难的伟大女性。身着印第安女人最隆重盛装的门楚,用一条红发带把头发束在脑后,脖子上挂着一条古银币穿成的项链。她看起来容光焕发、成熟稳健。
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门楚的眼睛湿润了。她激动地在致答辞中说:授予我诺贝尔和平奖,也反映了国际上愈来愈关注和理解土著人民的权利,关注和理解生活在我们美洲的6000万印第安人的遭遇和他们遭受了500年压迫的抗议呼声……诺贝尔和平奖奖金高达一百多万美元,记者问:“请问您将用这笔巨额奖金做些什么?”门楚立即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笔钱将用于维护印第安人的权益和救助需要帮助的印第安弟兄。”在获奖后不久,门楚就用这笔奖金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并命名为“里戈维塔·门楚·佟基金会”。基金会的主要目标是捍卫印第安人的权益,支持维护和平及宣传印第安人的斗争、事业和价值观。
……
里戈维塔·门楚,从一个卑微的打工仔、一个女佣,为维护南美印第安人的生存权利,免受奴役和残酷的剥削,经过生与死、火与剑的考验,最终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所有八百多名获奖者中,她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她是最年轻的和平奖获得者以外,还找不到一个像里戈维塔这样出生卑微、目不识丁的人。当年与她同时参加和平奖竞选的人,不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就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哪一个不是地位显赫、闻名四海的人物?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年仅33岁的印第安妇女居然拔得头筹。
如果我们知道,她的祖国危地马拉的军政府还使尽了种种阴谋诡计,企图阻挡里戈维塔得奖,那我们就会更加知道她的获奖如何来之不易。
当时危地马拉的总统塞拉诺·埃利亚斯唯恐一个卑微的印第安人获得和平奖,认为那岂不是社会乱了套、国将不国了!因而他利用他的一切权势大造舆论,说像里戈维塔这样一个出身卑微、文化程度很低的印第安妇女,根本没有资格获得这么重大的奖,甚至说如果这个奖给了她,就有损该奖的信誉。危地马拉政府另外推出一位拉迪诺妇女莫利娜·德斯泰赫女士和里戈维塔竞选。莫利娜女士是危地马拉一家慈善机构聋哑人协会的创建人。为了加重她的分量,危地马拉政府还装模作样地给她颁发了一枚“格查尔勋章”。危地马拉各大报纸和媒体还大造声势,企图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施压,并想让民众认为只有拉迪诺人才配得上这一荣誉,而印第安人根本不配。
门楚本人和她的支持者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稳操胜券,虽然各路消息说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非她莫属,但是没有最后宣布谁也不能把话说死。
1992年10月14日,门楚必须从她当时的居住地墨西哥赶到危地马拉,因为15日凌晨4点左右,诺贝尔奖委员会将要宣布获奖人的名字。
如果她真的获奖,她必须15日凌晨在危地马拉首都露面。当门楚途经一些城市时,到处有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迎接她,游行队伍里有人高呼口号向她表示敬意:“有没有诺贝尔奖,我们都一样爱你,门楚!”“没有诺贝尔奖我们照样爱你,玛雅人的女儿!”15日凌晨,门楚和她的竞选班子以及一群记者都折腾了几天,十分劳累,都想抓紧时间睡一小会儿。门楚也倒头睡下,像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一样睡得非常香甜。
4点差12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她和身边的人一下惊醒了。门楚赶忙起来接听电话,是挪威驻墨西哥大使打来的,他兴奋地告诉她:“9分钟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向全世界宣布:授予您——里戈维塔·门楚诺贝尔和平奖!”门楚不放心地问:“这是正式消息吗?”大使笑了:“我是挪威王国驻墨西哥大使,所以由我打电话提前告诉您。”门楚放下电话,一时大脑处于一片空白状态,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旁边的人还以为大事不好,焦急地问:“怎么啦?”“噢,诺贝尔奖是我们的了。”身边的人一下子都哭起来了,是高兴?还是想起了一年多为竞选经历的艰辛、委曲?他们哭得又伤心又欣慰,似乎忘记了许多重要的事情还等着他们去干。幸亏一位神父提醒他们,应该立即去敲钟、放焰火,这是约定的获奖信号。接着,整个城市都响起了爆竹,美丽的焰火烟花也照亮了城市的上空,教堂威严的钟声此起彼伏,响彻全城。天亮后,门楚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记者招待会。激动的她只说了一句话:“生命就是和平,我多么希望我的亲人们能活着和我在一起!我为生命祝福,为实现和平祝福。”1992年12月10日,是挪威首府奥斯陆一年一度向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颁奖的日子。今年这个城市迎来的贵宾是从1901年颁发和平奖以来最年轻的一个获奖者,而且是一位印第安女性。人们怀着尊敬而好奇的心情,注视着这位历经生死磨难的伟大女性。身着印第安女人最隆重盛装的门楚,用一条红发带把头发束在脑后,脖子上挂着一条古银币穿成的项链。她看起来容光焕发、成熟稳健。
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门楚的眼睛湿润了。她激动地在致答辞中说:授予我诺贝尔和平奖,也反映了国际上愈来愈关注和理解土著人民的权利,关注和理解生活在我们美洲的6000万印第安人的遭遇和他们遭受了500年压迫的抗议呼声……诺贝尔和平奖奖金高达一百多万美元,记者问:“请问您将用这笔巨额奖金做些什么?”门楚立即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笔钱将用于维护印第安人的权益和救助需要帮助的印第安弟兄。”在获奖后不久,门楚就用这笔奖金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并命名为“里戈维塔·门楚·佟基金会”。基金会的主要目标是捍卫印第安人的权益,支持维护和平及宣传印第安人的斗争、事业和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