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试读
学会提问
浏览次数:496次 更新时间:2018-08-18
“我也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的提出一些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希望我们能提供较为详尽的指导,鉴于此,我们专门写了这本书来满足大家的需求,目前这本书已经是第十次修订了。只有公众都能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民主制度实行起来才会更加顺利。只有经过关键问题的层层考验后形成的决定和看法,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理直气壮。 
  从开始写作时起,本书就一直处在改进和提高当中,我们不断汲取来自我们的学生以及使用本书的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我们为本书的大获成功和来自许多国家许多读者的积极反馈而感觉无比振奋,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任重而道远,觉得我们还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努力来教导公众“提出恰当的问题”。新的意见和建议一多,哪些需要牢牢把握,哪些可以不予考虑,取舍也就变得越来越难。每天都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要说服我们,对我们死缠烂打,其中很多人都喜欢钻牛角走极端,他们的论说诉诸情感的部分多,诉诸理智的部分少。记不清在多少次的公开讨论中,我们遭遇到普遍的极度无视证据、语言草率、错把声高当有理的情况。满足于似是而非,或者说对真相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们一心追求的是希望修订本既能保持《提问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特色,同时又能适当调整内容以适应我们新的思考重点和读者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例如,我们首先最想做的就是保留本书简明扼要、清楚易懂以及篇幅短小的特色。经验告诉我们,这本小书出色的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标—传授批判性的进行提问的技能。40多年传授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经验也让我们确信,尽管学生能力有差异、术业有专攻,只要我们用简单易懂的方法传授他们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他们很快就能成功将其应用于各种实践。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他们的信心逐步增强,在重大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方面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也与日俱增,哪怕面对从前极少经历过的重大问题他们也一样可以应付自如。 
  因此,本书可以实现其一贯秉持的、而其他书籍无法实现的一系列目标。它培养学生一整套提问的技能,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些技能的训练都是在轻松自然的讨论中展开的。(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什么专业人士。) 
  本书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小小一方教室,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实践之中。和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的种种习惯和态度可灵活运用到消费、医疗、法律及一般伦理和个人的抉择当中。当外科医生说有必要做手术时,本书所倡导的寻找关键问题的答案这一步骤就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此外,坚持练习这些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也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现世界万物运行的方式,更好的理解这些方式,教会我们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谁会觉得《提问的艺术》这本书特别有用呢?因为我们的教学经验里涵盖了各种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我们很难想象出这本书对哪一门专业或课程派不上用场。事实上,本书前九版曾被广泛应用于法律、英语、制药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和各种门类的社科课程,同时还被普遍应用于无数的中学课堂里。 
  本书在以下几个领域当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特别合适。普通教育学课程的老师第一堂课就可以布置学生阅读这本书。这样当学生刨根问底地想要知道他们能从这门课当中学到什么的时候,本书就能全部回答他们的问题。英语课上训练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时也可以利用本书,不仅在写作前可用来参考客观评价不同论证的格式,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醒作者写作中应当注意避免的种种问题。有些课程专门用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技能,本书自然可以成为课堂上的讨论重点。 
  虽然《提问的艺术》这本书主要是从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它的目标在于指导每个人的阅读和聆听的习惯。它旨在培养的种种技能,任何一个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人都应该拿来当成理性决断的基石。本书所反复强调的关键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推理分析能力,不论其受过的正规教育有多少。 
上一篇: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下一篇:观山海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59号院4号楼1至14层101内04层430
公司电话:010-80554921
 QQ :  E-mail:
北京波士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